6月進入夏季,按照傳統(tǒng)規(guī)律,
鈦材行業(yè)則向淡季過渡。從6月價格反彈幅度來看,鈦廠盈利恢復,的確增加了開工動力。截至上周五,鈦棒和鈦板的主力合約分別報收165元/KG、110元/KG,一個半月累計大漲5元/kg和3元/kg。機構數據顯示,目前
鈦棒公斤鈦毛利達5元/KG,
鈦絲毛利也有3元/KG,鈦坯利潤水平已超4元/KG。鈦廠盈利面已擴大至78.5%。鈦廠產量上升之際,庫存仍處于歷史地位。我的鈦合金網數據顯示,截至7月15日,全國五大品種鈦材庫存量8.5萬噸,創(chuàng)下年內新低。
6月鈦價反彈使得鈦廠在淡季減產檢修意愿降低,加上之前復產產能釋放,推動產量創(chuàng)下新高。卓創(chuàng)資訊在一份報告中指出,由于鈦材扎線從預熱期到真正的正常生產需要一定的時間,因此5月份鈦材產量并未大幅增長,待到6月份恢復正常生產,其產量便開始大增。據監(jiān)測的主要鈦廠中,6月份各大產品的開工率均在70%以上,而7月份鈦廠的檢修計劃也是少之又少。
除了低庫存對鈦價的支撐,淡季需求也好于預期。“從產量的絕對值增量來看,海綿
鈦的增量小于出口的增量,說明海綿鈦增加量是出口消化掉的,反映出近期國外對鈦合金需求不錯。”西本新干線高級分析師邱躍成在接受記者時指出。“同時,國內需求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明顯萎縮,基建投資較高,房地產增速雖然回落,但仍保持增長。”
不過,對于反季節(jié)性的價格上漲,業(yè)內也不乏一些擔憂,認為透支了三季度的需求。杭州象石實業(yè)有限公司投資總監(jiān)賓益湘認為,這輪黑色拉漲其實透支了“金九銀十”的需求,也就是把高點前移了,這輪的高點可能就是整個下半年的高點。
6月份全國
鈦合金數據誕生“三高”,6月全國海綿鈦日均產量超過4月份231.4噸的高位,達到231.57噸,環(huán)比增長1.5%,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此外,我國6月鈦合金出口量也突破今年最高紀錄。海關總署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,中國6月鈦合金出口量同比上漲23%至1.9萬噸。